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古代笑话古代笑话

请问有什么新的古装电影,搞笑的

admin2024-04-29人已围观

请问有什么新的古装电影,搞笑的

韩剧我还是比较喜欢浪漫满屋 呵呵~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敢说黄段子的美女诗人

李冶,字季兰,浙江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中唐女道士。她与薛涛、鱼玄机、刘采春一起,被人称为“唐代四大女诗人”。她少年成名,被誉为“女中诗豪”,一生坎坷又具有传奇色彩。

她6岁的时候,就可以写诗,还能弹曲子。所以每当湖州名士聚会时,父亲总会抱着她去炫耀一番。这一天,园子里的蔷薇花开得美丽极了,她看着正在搭花架的佣人,两句诗脱口而出:“经时不架却,心绪乱纵横。”意思是花架还没搭好,蔷薇的枝叶却已经肆意纵横了。满庭的客人拍手称赞,父亲却皱起了眉头。“架却”,“嫁却”!哪里是在写蔷薇,分明是一个怀春的少女盼望出嫁!据传这位父亲当时说了一句话:“此女聪慧非常,恐为失行妇人。”后来,就以修身养性为名,把未成年的她送去了湖州的玉真观。

我很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,且不说一个孩子能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,单是做父亲的仅凭一句诗就断定6岁女儿的品行,并且做出决定她一生的举动,太也不符合人情之常。估计是后人根据李冶成年的行为而编造的故事。

无论如何,李冶成了了一个年轻的女道士。在偏僻的玉真观里,在悠闲与孤寂的日子里,她慢慢长大了。《唐才子传》形容年轻时的李冶“美姿容,神情萧散”,意思是说她姿容艳丽,气质潇洒。

一身道袍不能遮掩她的秀美,道士的身份也不能断绝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。

大约20岁时,李冶遇到了第一个爱恋对象——和尚皎然。

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。他俗家姓谢,是谢灵运的十世孙,25岁出家,安史之乱爆发前,回到老家躲避战争,所栖身的寺庙就在李冶所在道观的附近。

皎然出口成章的诗才,让李冶钦佩极了。爱意在少女的内心萌发了,虽然他们一个是道姑一个是和尚,可李冶不管这些,热情乐观的她从没想过,他们会有什么结果。渐渐地,两人就成了好朋友,然后,她开始表白:

尺素如残雪,结为双鲤鱼。

欲知心里事,看取腹中书。

信纸像雪一样白,我把它叠成双鲤鱼的形状,你想不想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?打开双鱼,我的心事都在鱼肚子的书信里。

随后,李冶收到了一首诗,不是一首情诗,而是一首拒绝诗,题目叫《答李季兰》:

天女来相试,将花欲染衣。

禅心竟不起,还捧旧花归。

皎然虽然称她为“天女”,但还是“禅心不起”。初尝爱情滋味的李冶并没有表现出失恋的痛苦。就像从来没有被拒绝过,热情的她依然忙着作诗喝酒,会朋友。她的交际圈逐渐扩大了,开始在江浙一带游历,也认识了更多人。她的几个爱人陆续进入了她的生活。

首先是阎伯均。

阎伯均时任江州判官,上任前去看望老朋友皎然,遇到了李冶。两人的感情发展很快,阎伯均离开招隐寺去江州的时候,李冶写了这样一首诗:

流水阊门外,孤舟日复西。

离情遍芳草,无处不萋萋。

妾梦经吴苑,君行到剡溪。

归来重相访,莫学阮郎迷。

“莫学阮郎迷”,说的是东汉一个叫阮肇的人到山里采药,遇到了仙女,于是抛弃凡间一切,留到了仙境。李冶怕被相思折磨,只能在诗里哀求阎伯均,你不要学那阮肇,被外面的花花草草迷了眼,早点“归来重相访”。

可惜,这段感情没能持续多久。阎伯均离开江苏之后,终其一生,再没有去过湖州,再没有找过李冶。通过皎然留下来的诗我们知道,阎伯均四处留情,最终娶了高门大户之女为妻。

然后是朱放。

朱放是襄州人,安史之乱避居江苏丹阳时和李冶相爱。可是,等待李冶的又是同样的结局,朱放离开丹阳之后另娶大户女子为妻。李冶心中的情感只能表现在诗里,比如这首《相思》:

人道海水深,不抵相思半。

海水尚有涯,相思渺无畔。

携琴上高楼,楼虚月华满。

弹著相思曲,弦肠一时断。

“士人重官婚”,读点书的男子都想娶有门第的女子为妻,平民女子婚配士人是基本不可能的,就算做妾,往往也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。

太多的背弃让李冶明白了,何必苦恋,人生还有别的乐趣。她在和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的交往中,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。陆羽、刘长卿、房明府、韩揆之、萧叔子和崔涣等等,都是她的好朋友。《唐才子传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“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,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,诮曰:‘山气日夕佳’,刘应声曰:‘众鸟欣有托。’举座大笑,论者两美之。”

刘长卿有疝气,这是一种男科疾病,李冶公然用陶渊明的诗开起了黄色玩笑,问他的疝气(同音“山气”)好了没有。妙的是,刘长卿非但没有难堪,反而面不改色地同样用陶渊明的诗应对,在坐诸人都会心大笑。

这样的黄色玩笑,在古代,除了李冶,再也没有其他女人说过。当然,这样与男人交往,是被人所不齿的。他们说,李冶这样的女道士就是披着道袍的娼妓。

在经历过一系列情感波折之后,李冶虽然表现得很洒脱,但内心的伤痕还是很难愈合的。她的这首《八至》流传千古:

至近至远东西,至深至浅清溪。

至高至明日月,至亲至疏夫妻。

 

最近的就是最远的,最深的就是最浅的,最亲的就是最疏的。细细想来,何尝不是。这是经历过多少的伤痛,才能把夫妻关系理解得这样透彻?

李冶的诗名和艳名同样远扬朝野,唐德宗下旨召见了她。皇帝原想这应该是个美丽多情的少女,没想到见面之后,发现她虽然美丽,年龄却已不小,只好放她出了宫。后来他还对人称李冶是个“俊媪”——一个美丽的老太太。

从宫中出来,李冶没有返回湖州,暂时留在了长安,没想到却因此遭遇了大祸。建中四年(783年),即将开赴前线的泾原军经过长安时哗变,拥立赋闲的河北旧将朱泚称帝,唐德宗逃出长安。因为诗名显著,朱泚抓到李冶后,要她写诗称赞,李冶被迫作诗呈献。

朱泚败亡后,德宗还朝,受任朱泚伪职的官员都被诛杀,李冶也未能幸免,被德宗下令乱棒打死。

因黄段子而闻名历史的美女诗人,就这样结束了一生。

很赞哦! ()

随机图文